《生物化学》简答题
最后发布时间:2021-11-19 12:32:09
浏览量:
中心法则、复制、转录、翻译
-
DNA复制的精确性、持续性、和协同性通过怎样的机制实现的?
- DNA聚合酶Ⅲ 具有复杂的亚基结构。
- 具有3'-5'外切酶活性起到校对作用
- 不对称二聚体相互协调,两个β 亚基形成滑动夹子,维持了DNA合成的持续性
- 复制叉有多种蛋白协同作用,使DNA复制的各个环节能够协调进行
- 复制的保真性
- 半保留复制确保稳定遗传
- 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
- 复制叉的复杂结构
- DNA聚合酶的外切活性和校对作用
- 复制后错配系统对错配加以纠正
- DNA聚合酶Ⅲ 具有复杂的亚基结构。
-
蛋白质翻译后加工过程?
- N端甲酰基或N端氨基酸的切除:原核生物蛋白质N端为甲酰甲硫氨酸,往往先被脱甲酰基酶催化水解去除N端的甲酰基
- 信号肽的切除
- 氨基酸的修饰
- 二硫键的形成
- 糖链的连接
- 蛋白质的剪切
- 辅机的附加
- 多肽链的正确折叠
-
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蛋白质合成上的差异?
- (1)原核生物转录和翻译同步进行,真核生物转录产物要加工后才进行翻译。
+(2)原核生物核糖体为70S,由50S与30S两个亚基组成;真核生物核糖体为80S,由60S与40S两个亚基组成。 - (3)原核生物的蛋白质合成起始于甲酰甲硫氨酸,需起始因子IF-1、IF-2、 IF-3及GTP、Mg2+参加。真核生物的蛋白质合成起始于甲硫氨酸,起始因子为 eIF-1、eIF-2、eIF-3、eIF-4、eIF-5和eIF-6。
- (4)原核生物在起始密码上游的SD序列可以与小亚基16S rRNA 3′-末端的序列互补,从而确定起始密码的位置。真核生物核糖体与mRNA 5′-末端的帽子结构结合之后,通过消耗ATP的扫描机制向3¢ 端移动来寻找起始密码。
- (5)原核生物的延长因子有EF-Ts、EF-Tu和EF-G。真核生物的延长因子是eEF-1和eEF-2。
- (6)肽链合成的终止需要有肽链释放因子。原核生物释放因子有3种:RF-1、RF-2、RF-3。RF-1识别终止密码UAA、UAG,RF-2识别终止密码UAA、UGA,RF-3是一种与GTP形成复合体的GTP结合蛋白,它不参与终止密码的识别,但是可促进核糖体与RF-1、RF-2的结合。在真核生物中,仅1种释放因子eRF,它可以识别3种终止密码。
- (1)原核生物转录和翻译同步进行,真核生物转录产物要加工后才进行翻译。
-
密码子的简并性和摆动性有何生物学意义?
- 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的密码子配对时,密码子的第一位、第二位碱基是严格按照碱基配对原则进行的,而第三位碱基配对则可以不按照碱基配对原则进行,这种现象称为摆动性(wobble)。详见15.1.1.2。由于摆动性的存在,合理的解释了密码子的简并性,同时也使基因突变造成的危害程度降至最低。
-
何谓信号肽,有什么作用?
-
HIV的什么性质使得研制艾滋病饿疫苗非常困难?
- 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,负责逆转录病毒RNA复制的逆转录酶没有校对功能,这使得该病毒的基因突变率比DNA病毒要高许多,作为疫苗靶子的抗原基因更容易突变,这就增加了额外的难度。
-
概述基因克隆的步骤?
-
概述PCR的基本过程?
-
哪些因素能引起DNA损伤,生物体有哪些修复机制?
- 引起DNA损伤的途径有:生物因素如复制差错或病毒整合,物理因素如紫外线和电离辐射,化学因素如各种化学诱变剂。目前已知细胞有5种对DNA损伤的修复系统:错配修复、直接修复、切除修复、重组修复、易错修复(SOS修复)。
基因表达调控
-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?
- 简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转录调控的主要特点?
基因与基因组
- 病毒基因组
- 原核生物基因组
- 真核生物基因组
生物大分子的结构、功
生物大分子的分析分离技术和研究方法
- 测定蛋白质含量的三种方法并说明原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