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航
{{ item.name }}
{{item.name}}
学习路径
正在研究
系统开发
正在学习
关于我
学习路径
正在研究
系统开发
正在学习
关于我
搜索
登录
首页
生物基础
生物化学
糖的有氧氧化
糖的有氧氧化
最后发布时间:
2020-07-14 11:44:40
浏览量:
基本概念
糖的有氧氧化:指在机体氧供充足时,葡萄糖彻底氧化成H
2
和CO
2
过程。是机体的主要供能方式。
部位: 胞液和线粒体
有氧氧化
图片alt
1. 葡萄糖 ➡ 丙酮酸 (6C→3C)【胞液】
丙酮酸的生成
2. 丙酮酸 ➡ 乙酰辅酶A (3C→2C)【线粒体】
丙酮酸的氧化脱羧
3. 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(2C→1C)【线粒体】
三羧酸循环也称为柠檬酸循环(TCA)
图片alt
图片alt
NADH CO2
图片alt
NADH CO2
图片alt
GDP
图片alt
FADH2
图片alt
图片alt
NADH
图片alt
3.1 概念
中间产物是柠檬酸的循环反应
3.2 反应部位
线粒体
3.3 限速酶
柠檬酸合酶
柠檬酸脱氢酶
α=酮戊二酸脱氢酶
3.4 三羧酸循环特点
经过:四次脱氢、两次脱酸、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
生成:1分子FADH
2
3分子NADH + H
+
2分子CO
2
1分子GTP
一次TCA,生成1.5 + 2.5*3 + 1 = 10 分子ATP
3.5 TCA的本质
乙酰分解为CO
2
, 生成大量H
中间产物相当于催化剂
💡 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——供能
图片alt
是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的共同途径, 为呼吸链提供H
+
+e, 生成大量能量。
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枢纽, 为其它物质代谢提供小分子前体。
4. 氧化磷酸化——氢氧化生成水
:
admin
:
联系作者
快捷入口
生物化学
思维导图
浏览PDF
下载PDF
分享到:
标签
基本概念
有氧氧化
1. 葡萄糖 ➡ 丙酮酸 (6C→3C)【胞液】
2. 丙酮酸 ➡ 乙酰辅酶A (3C→2C)【线粒体】
3. 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(2C→1C)【线粒体】
3.1 概念
3.2 反应部位
3.3 限速酶
3.4 三羧酸循环特点
3.5 TCA的本质
💡 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——供能
4. 氧化磷酸化——氢氧化生成水
公众号
淘宝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