线粒体中,呼吸作用是将氧还原生成水
叶绿体中,将水光解放出氧气
氧化磷酸化
-
-
生物氧化:
- 有机物(糖、脂、蛋白)在生物体内氧化分解的过程。
- 这个过程是在酶促作用下,将有机物分解为水和CO2,同时吸收氧气并伴随释放能量的过程。
- 反应条件温和、逐步氧化、逐步释放能量、需要电子传递链、需要酶催化、伴有脱氢和还原
- 真核线粒体、原核细胞膜
-
呼吸链(电子传递链)
- 线粒体膜上的一系列酶
- 这些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
- 与细胞摄取氧的呼吸有关
- 包括两条:
- 递氢体:烟酰胺脱氢酶类(NAD、NADP)、黄素脱氢类(FMN、FAD)、铁硫蛋白(Fe-S)、辅酶Q(泛醌 )
- 递电子体:细胞色素类
- 电子传递抑制剂
- 阻断电子由NADH➡️CoQ:鱼滕酮 、安密妥 、杀粉蝶菌
- 阻断电子由细胞色素b➡️c1:抗酶素A
- 阻断电子由细胞色素aa3➡️氧:氰化物、硫化氢、叠氮化物、CO
- 阻断电子由FADH2➡️CoQ:萎锈灵
- 靠近呼吸链末端,氧化还原电势越高
- NADH → FMN → CoQ → b → c1 → c → aa3 → O2
- FADH2 → CoQ → b → c1 → c → aa3 → O2
-
氧化磷酸化
- 生物体通过生物氧化所产生的能量,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,大部分通过磷酸化作用转移至高能磷酸化合物ATP中。这种伴随能量的氧化作用而进行的磷酸化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
- 广义的氧化磷酸化
- 狭义的氧化磷酸化只是指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
- 在植物叶绿体和内囊体膜或光合细菌中存在光合磷酸化
- 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理
- 化学渗透学说:
- 论点:呼吸链起到质子泵的作用,质子被泵出线粒体内膜之外,造成了膜内外两侧的化学势和电位差。这种梯度存储的能量导致质子梯度通过ATP合酶回流,并且使P和ADP生成ATP
- 呼吸链中的传氢体和传电子体是定向排列的
- 传氢体接受内膜侧接受底物传来的氢,将电子传递给其后的电子传递体,将氢泵出
- 泵出外侧的氢不能自由返回膜内,氢通过ATP合酶返回基质
- 氧化磷酸化的抑制剂
- 解偶联剂:2,4-二硝基苯酚
- 在膜间隙与质子结合,将质子转运到线粒体基质,降低电化学势能
- 势能下降,呼吸量将质子移到膜外容易
- 耗氧增加,ATP生产减少
- 离子载体类抑制剂:
- 缬氨霉素:转移K+,膜间隙→线粒体基质
- 短杆霉素:转移K+、Na+,膜间隙→线粒体基质
- 将一价阳离子从膜间隙转移到线粒体基质
- 质子通道阻断剂:寡霉素
- 毒苍术苷:抑制ADP和ATP通过线粒体膜的异化扩散作用
- ADP进入线粒体基质伴有ATP出线粒体,这个过程需要载体帮助
- 毒苍术苷 抑制载体,使线粒体内ATP处于饱和状态,抑制细胞呼吸
-
氧化磷酸化抑制剂
类型 | ATP | 氧气 |
呼吸链阻断剂 | ↓ | ↓ |
解偶联剂 | ↓ | ↑ |
离子载体类抑制剂 | ↓ | ↑ |
质子通道阻断剂 | ↓ | ↓ |
-
P/O比值
- 每消耗1mol氧原子所消耗无机磷酸的摩尔数
- 无机磷酸的消耗即为ATP的生成
-
NADH转运到线粒体生成的ATP数
-
other
光合作用
- 绿色植物、藻类、蓝细菌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变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,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,本质是呼吸作用的逆过程
- 原初反应
- 光合电子传递(photosynthetic electron transfer chain )、光合磷酸化
- 光合碳同化
- 本质:光合作用产物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糖分子中稳定的化学能
- 卡尔文循环(Calivin cycle)
- C4途径
- 景天酸代谢